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 彭岩 四季度是银行全力以赴实现年终经营目标的重要阶段。近期,不少中小银行已进入两线作战模式。他们在全力“完成”全年业绩的同时,也有的在为2026年的“开门红”做准备。有受访者分析,这种模式既体现了中小银行针对当前管理压力和市场竞争的主动适应和调整,也体现了银行业竞争逻辑的变化。它逐渐脱离传统路径,采取精细化方向,提高服务响应效率,优化客户体验。中小银行“两头抓”去年四季度,中小银行的工作主要以“强化目标”为主,但今年,部分银行却“一手抓年底,一手谋明年初”。 10月以来,衡南农商行、淮安农商行、宁波东海银行等多家地方银行开展了密集的业务洽谈。 10月14日,衡南农商行召开劳动竞赛动员暨第四季度劳动大会。在分析前三季度经营数据和业务短板后,本行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三点重点要求。一是用评价奖惩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严格遵纪守法。二是巩固主业与多元化业务协同,聚焦存贷款全年经营,同时发展电子银行、阶段融资和经纪业务。第三,将风险解决和违规恢复列为第四季度的紧急任务,确保指标冲刺和风险防范管理协同工作。同日,淮安农商行第四季度经营会议提出,在信贷投放、风险管控、模式转型三大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效,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为“全年开局”、“开门红”奠定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不少中小银行比往年更早地开始了“开门红”的准备工作。 前几年。在第三季度经营报告和“良好开局”发展会议上,“努力完成”和“打开设计之门”联系在一起,要以“从头开始全速”的态度为2026年的开局做好准备。山克斯瓦曲农商行也表示,将未雨绸缪,率先实现明年“开门红”。苏州商业银行专项调查员薛红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小银行四季度的逻辑设计已经明确,最后阶段将围绕存贷增长、不良贷款减少、拨备稳定和利润改善四大主要指标,确保“好结局”。为2026年的“开门红”做好准备,将涉及业务重点的重大调整。存款方面,告别高息存款,优化存款结构,转向低成本存款,推行个性化理财。在融资方面,我们坚持“支农、支中小企业”的原则,向普惠绿色、流程简化、产品创新倾斜。在经纪业务方面,我们将以代收代付业务和保险代理业务为重点,打造新的增长点,优化利润结构,为下一财年开局奠定基础。转向“价值创造” 薛红艳认为,今年四季度不少中小银行同步推进“最后一推”和“开门红预热”,既是应对外部变化的主动调整,也是缓解内部压力的必然举措。从外部看,国有银行凭借资本和网络优势正在下沉市场,而中小银行则需要依靠“灵活决策、扎根基层”来抢占市场份额。从内部看,面对净息差缩小和优质资产短缺的双重压力,中小银行必须主动拉长营销周期,同时推出企业融资工具。居民的结算和年终奖,年底避免与大银行直接竞争,以求领先。薛红艳进一步补充道:“此举体现了银行业竞争逻辑的重要变化。”也就是说,行业竞争的核心已经不再是之前的“价值”。我们已经从依靠“竞争价值”的粗放式发展,转向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精细化发展。在当前监管加强、利差持续收窄的情况下,利率上升对客户的吸引作用持续减弱,银行的发展重心也随之下降。着力通过提高服务效率、优化客户体验来增强核心竞争力。竞争也呈现多元化趋势,业务层面逐渐转向借贷和中介业务的拓展。 “t四季度的双战线之战实质上是应对行业竞争的积极调整。上海金融法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不少中小银行已经开始提前为明年的“开门红”做准备,与往年相比,更好地体现了他们对行业竞争加剧、格局重塑、差异化、强者生存的认识。通过同时推动这种“最后的努力+预热的开门红”, 中小银行的竞争压力预计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确保到2026年初的交易和客户,并获得竞争优势。薛红艳表示,总体来看,2026年中小企业银行的发展将呈现“稳健增长、更加注重价值”的特点。运营。从机遇来看,政治l 红利持续发放,涵盖设备更新、绿色经济等多个领域。区域振兴也创造了一系列量身定制的金融需求。此外,技术改进不断深化,帮助银行提高客户分析和风险管理的效率。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采取行动,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