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北京科技日报11月7日电(张嘉欣)据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报道,(美国)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研究团队首次绘制了人类大脑重要结构胼胝体的基因图谱。这一成就是理解人类大脑如何构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揭示了大脑发育的规律,还为发现与精神和神经疾病相关的结构性大脑缺陷提供了新的线索。胼胝体是一束厚厚的神经纤维,连接大脑的左右半球。他参与了大脑的几乎所有功能,从身体运动的协调到视觉的整合l 听觉信息和高层思维和决策。长期以来,这种形态异常被认为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双向情感障碍和帕金森病等疾病有关,但其遗传基础仍不清楚。研究小组分析了从儿童到老年人等各个年龄段的 50,000 多人的大脑图像和遗传数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人工智能工具,可以自动识别不同类型的脑部MRI图像中的胼胝体并进行精确测量。使用这个工具,他们首次确定了数十个影响胼胝体大小和厚度的遗传区域。研究发现,不同组的基因分别控制胼胝体的面积和厚度。这两种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并在大脑功能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多组进口tant 基因在胎儿生命期间被激活,并参与细胞生长、程序性细胞死亡和神经纤维半球交叉连接等过程。研究还发现,胼胝体与大脑皮层有遗传重叠,并与多动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有关。这意味着同一组基因可以影响大脑结构和对疾病的易感性。